在微电子封装领域,电子胶粘剂是实现元器件固定、保护和电气绝缘的关键材料。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,对电子胶粘剂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。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胶粘剂的分类、固化方式、以及在选择胶粘剂时需要考虑的因素。
电子胶粘剂的分类
电子胶粘剂主要分为两大类:
1,半导体IC封装胶粘剂:环氧模塑料(EMC)LED包封胶水(LED Encapsulant)芯片胶(Die Attach Adhesives)倒装芯片底部填充材料(Flip Chip Underfills)围堰与填充材料(Dam and Fill Encapsulant)
2.PCB板级组装胶粘剂:贴片胶(SMT Adhesives)圆顶包封材料(COB Encapsulant)FPC补强胶水(FPC Reinforcement Adhesives)板级底部填充材料(CSP/BGA Underfills)摄像头模组组装用胶(Image Sensor Assembly Adhesives)敷型涂覆材料(Conformal Coating)导热胶水(Thermally Conductive Adhesive)
固化方式
电子胶粘剂的固化方式多样,包括:
热固化
UV固化
厌氧固化
湿气固化
UV固化+热固化
UV固化+湿气固化
按材料体系,胶粘剂可分为环氧树脂类、丙烯酸酯类等。
电子制造中常用的胶粘剂
在电子制造中,常用的胶粘剂包括:
环氧树脂:通过高温固化,广泛应用于器件粘接和底部填充。
UV胶水:通过紫外光固化,固化快,污染小。
热熔胶:低温自然水汽固化,固化快,无毒无污染。
锡膏
厌氧胶
双组胶
选择胶粘剂需考虑的因素
选择合适的胶粘剂时,需要考虑以下因素:
1.环保要求:确保胶粘剂符合环保标准。
2.固化前性能:包括黏度、触变性、抗塌陷性等。
3.固化性能:涉及固化周期和固化方式。
4.固化后性能:包括机械强度、耐热性、电性稳定性等。
此外,还需考虑胶粘剂的颜色、黏滞性、湿度、抗塌陷性、印刷寿命、固化时间和温度、连接强度、固化收缩、气体冒溢、后续工序的可靠性、绝缘性、耐潮性和抗腐蚀性等。
电子胶粘剂在微电子封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选择合适的胶粘剂需要综合考虑其固化方式、材料体系、环保性能、固化前后及固化后的性能。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,对电子胶粘剂的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,因此,深入了解各种胶粘剂的特性和应用场景,对于提高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。